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基础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拉萨市财政局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1-12-06 10:42
来源:拉萨市财政局办公室
访问量:
【打印文本】
分享到:

2021年,市财政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正确处理好“十三对关系”,全力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促进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一、以政领财强化政治担当

彰显财政部门政治属性,从讲政治的高度做好财政工作,强化政治担当,明确财政工作的职责定位,确保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财政部门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坚持“严”的主基调长期不变,坚持机关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确保财政干部和财政资金“双安全”。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三更”专题教育、“三新”大学习大讨论,结合财政职能,开新局、办实事,梳理群众“急难愁盼”解决民生项目151项,涉及资金64.99亿元,有效缓解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热点难点问题。

二、财政收支规模质量稳步提升

“十三五”时期,拉萨财政总财力达到2035.88亿元,增长1.59倍;财政收入达746.51亿元,增长1.42倍;财政支出达1820.35亿元,增长1.41倍,全市财政收入规模保持平稳增长,支出规模持续扩大,实现历史性新跨越。

2021年全市年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6.68亿元,上半年完成54.24亿元,同比增长6.68%,财政收入增幅呈平稳增长态势。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307.69亿元,持续保持较高支出强度,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三保”支出安排148.87亿元,占总财力的80%以上,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的比例达81.56%,各项重点支出有效保障。

三、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一)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一是统筹财政资金350.49亿元,同比增长2.46%,着力增强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增强四本预算有效衔接,提高财政预算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强化零基预算运用,打破支出固有格局,建立健全预算安排与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预算执行、巡视巡察审计发现问题、绩效管理、存量资金规模等五项结合的机制,提高政策执行能力和资金使用效益。二是按照权责统一、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稳步推进市与县(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先后制定出台市与县(区)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医疗卫生领域、教育领域共同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方案,促进各级政府更好地履职尽责,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三是不断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框架,拓展事前绩效评价范围,实现绩效目标部门全覆盖。对市本级117家部门、1197个项目、41.96亿元资金进行绩效运行监控,全面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四是加快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提高财政财务管理水平。截至6月完成城关区等12个县(区)功能园区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阶段性目标任务,为2022年全面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五是深化财政领域“放管服”,将财政概(预)算、决(结)算以及跟踪评审项目评审权限全部下放至县(区)和功能园区,进一步提高财政投资评审效率。六是推进预决算公开、提高透明度,拓宽预决算信息公开范围,细化预决算信息公开内容,增强信息公开的及时性、规范性和准确性。七是建立健全寺庙财务管理制度,积极推进藏传佛教寺庙财税监管工作,强化培训提升寺庙财税监管能力。

(二)贯彻协调发展理念,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一是进一步完善市对县(区)财政管理体制,缩小县(区)间财力差距,促进县(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市对县(区)转移支付资金达127.15亿元,同比增长21.78%,基层财政统筹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切实兜牢兜实“三保”底线。二是强化首府城市建设,促进首府城市功能布局完备。落实资金17.28亿元,支持东环北线、拉萨河河势控导(一号闸)、人大附中拉萨幸福学校、柳梧大桥南桥头拥堵节点改造、滨河路市政工程、智能交通、教育城二期市政工程、藏热大桥、和美连心桥等重点项目建设。三是全面实施“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和农村危房改造。落实资金4.48亿元,系统改善提升农牧区住房、村容村貌、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乡风文明水平,推进农牧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档升级。四是全力支持“四化”整治提升工作,真正做到整治为民、整治靠民、整治惠民。投入资金6.8亿元,支持城区主要街道光彩照明、市容市貌提升整治、打通“断头路”、城市绿化提升、道路提升改造、城市街景改造等项目建设。

(三)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美丽拉萨建设。

一是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高质量实施拉萨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统筹推进“绿色围城”工作。落实资金13.06亿元,支持城市河流及周边沟域综合整治、布达拉宫周边水系改造、纳金片区中心水轴水系连通、南北中干渠水系生态治理、周边及山体造林绿化(一、二期)、防沙治沙重点等工程建设,着力打造“高原河谷•水润静城”。二是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设美丽拉萨提供有力支撑。落实资金1.97亿元,支持拉萨河县域段生态修复、水源地保护、危废治理、垃圾填埋场整治、垃圾分类试点、乡村“四旁”植树和“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三是推进新能源车推广行动,落实资金3926万元,支持市民绿色低碳出行。修订《拉萨市行政事业单位公务车辆配备使用管理办法》,推动全市公务用车新能源化。

(四)贯彻开放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一是“放水养鱼”涵养财源,充分认识和发挥减税降费在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应对疫情影响的重要作用,坚决执行制度性减税降费等政策,截至5月全市累计减税降费7.1亿元,其中:减税6.86亿元,降费0.24亿元,切实帮扶企业渡过难关、增强发展后劲。二是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加强公共科技活动支持,持续增加基础研究投入。落实资金5152万元,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百家科技企业培育工程”,推动创新创业双轮驱动发展,为全市经济转型升级提供科技支撑。三是大力扶持成长性好的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着力培育经济和财税新增长极,实施更大规模的拉动消费政策,培育壮大区域市场。落实各类企业扶持资金6.96亿元,支持非公经济产业发展、净土健康产业及重点产业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专项拉动消费、奖励纳税大户、扶持国企发展、雪鹰航空公司运营、专项扶持文化企业。

(五)贯彻共享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一是巩固拓宽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财政政策和资金规模总体稳定,持续做好后续帮扶。落实资金18.69亿元,同比增长16.74%,支持全市161个脱贫攻坚统筹整合项目建设。落实农牧业保险保费补贴7055万元,促进农牧业保险持续“扩面、增品、提标”。二是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建立健全完善财政教育保障政策,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落实资金53亿元,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学前教育已达700元、小学教育750元、初中教育950元、中职教育1000元、特殊教育6000元,教育“三包生”及随班就读残疾生已达121943人、享受学前至高中阶段15年免费教育补助已达138230人、提高我市现代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三是始终坚持把稳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就业创业,确保就业形势持续稳定。落实资金1.64亿元,补贴公益性岗位5529人,组织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2820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补贴2382人、实现就业创业444人。四是切实保障人民文化体育权益,把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作为财政支出的保障重点。落实资金2.68亿元,支持《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拉萨融媒体、“数字拉萨”“智慧城市”,支持全民健身群众性体育事业发展。五是扎实推进健康拉萨建设,推进我市医院诊疗服务水平和能力不断提升。落实资金4.91亿元,支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市人民医院(中心院区)全面运营,推进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94.82元,完善医疗保障机制。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达到615元。坚决保障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六是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坚持兜牢底线。落实资金3.99亿元,做好特困、临时救助、流浪乞讨、困难残疾人、退役军人优抚安置等工作。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910元、每人每年5060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至月人均215元。七是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建立健全住房保障体系,系统改善城市中低收入居民基本住房条件。落实资金4.23亿元,支持公租房、长租房、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八是维护社会大局持续长期全面稳定,坚持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任务。落实资金3.6亿元,支持常态化扫黑除恶,全力保障公共安全支出需要,支持平安拉萨建设和各项维稳措施落实。

四、多措并举加强财政资金监管

(一)加强资金使用监管。重点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私设“小金库”、援藏资金管理使用以及公款代缴水电费等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加强财政资金使用全过程运行监控,重点抽取市委党校等10个部门单位,开展综合财务检查,进一步规范了单位财务管理。

(二)加强财政资金管理。以完善制度为保障,严格 “无预算不支出”的要求,对预算单位预算执行中加强约束、及时纠偏,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健全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促进资金快速直达、规范安全高效使用,落实全市“六稳”“六保”任务。牢固树立政府过紧日子的思想,持续两年压减一般性支出10%,腾出财力重点保障民生支出。上半年全市“三公”经费下降24.09%,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勤俭节约、节用裕民的要求。

(三)加强政府采购监管。履行政府采购监管主体责任,实现了政府采购项目电子化交易和全过程监管,强化采购人和采购代理机构的主体责任。上半年完成市本级政府采购项目80个,涉及资金2.88亿元,节约率达2.62%,提高政府采购效率。对72家代理机构全面检查,加大违法违规查处力度,进一步规范代理机构执业行为。

(四)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守牢政府债务底线,控增量、消存量,健全风险监测和防范机制,切实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我市2019年债务率为 44%,债务风险等级“绿色”,债务风险可控。截至2021年6月末,我市共化解政府隐性债务13.13亿元,占全年化债计划的72.38%。累计化解政府隐性债务112.51亿元,化债率49.10%,超计划化债10.35%。用好建制县区隐性债务风险化解试点政策,做好债券资金置换存量债务工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财政工作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受经济下行压力、减税降费、财政惯性刚性支出等叠加因素影响,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财政仍处于紧平衡现状,较好地保障重点支出难度加大;二是经济基础薄弱,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特征明显,财政收入呈中低速增长态势,财政自给率仍不高,财力依然依赖上级补助。三是理财观念思路和手段还需进一步转变,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能力有待提高。四是上半年全市预算执行总体支出不理想,同比下降11.02%,欠支出进度数2.46亿元,预算资金闲置在部门的情况较为突出。五是预算单位政府采购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内控制度落实不到位,采购执行缺乏预见性,影响预算执行。

五、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我们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深入落实市委九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系统观念,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财政高质量发展。

(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周密组织实施,引导机关党员干部学深悟透笃行,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确保学习教育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

(二)建立健全财政体制机制,推动财政高质量发展

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市县财政关系,拟定生态环境领域、交通运输领域市与县(区)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构建市与县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清晰框架。拟定《拉萨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管理暂行办法》《拉萨市行政事业单位公务车辆管理配备使用管理办法》《拉萨市预算绩效管理办法(试行)》《拉萨市国有企业资本金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规范国有资产管理,提高预算管理水平,推进财政高质量发展。

(三)狠抓财政收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深入贯彻落实“放水养鱼”涵养财源各项政策,优化营商环境,多渠道培植财源,落实招商优惠政策,稳定税基扩大税源优化收入结构,确保收入稳预期、稳增长,力争完成既定目标任务。持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减一般性支出,提高财政资金效益。

(四)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持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一是做好财政投入政策衔接。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过渡期内财政投入总体稳定,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财政支农突出位置,持续发挥政府投入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二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严格按照教育支出“两个只增不减”要求,科学配置财力资源,从体制上保障教育事业发展需要。三是加快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加强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拓展各类就业渠道,加大灵活就业补贴力度,帮助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市场就业、自主创业。四是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建设,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补齐卫生事业短板。全力保障疫情防控资金,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五是支持社会保障工作。强化政策兜底,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六是加大投入支持科技创新。坚持把科技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支持,大力支持公共科技活动,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七是将支持安全发展作为财政工作的主线之一,及时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稳定、安全生产等资金,促进经济社会长治久安。八是加快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持续改善中低收入居民基本住房条件。

(五)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促进财政创新发展

一是以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为契机,重构拉萨部门预算和转移支付项目库,全面将零基预算理念、绩效预算要求实质性融入2022年预算编制,推动全市财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是加强财政资源统筹,盘活存量,充分挖掘释放各种闲置资源潜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三是规范预算支出管理,兜牢兜实“三保”底线,推动财政支出标准化体系建设,严格落实过紧日子思想,严控部门单位预算追加和项目调剂事项,严禁超预算、无预算支出。四是加强预算控制约束和风险防控,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预算支出全部以项目形式纳入预算项目库,制定市本级预算项目入库评审机制和预算项目滚动管理机制;对部门单位出台的相关政策要加强财政承受能力评估。五是坚决遏制政府隐性债务增量,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加强日常监督管理,防范部门单位出现无预算先支出情况,一经发现立即启动问责程序。六是强化预算执行控制,发挥好预算编审和监督管理的主体作用,督促部门单位加快预算执行力度。七是规范国库集中收付管理,对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收付管理,提高国库管理水平。持续强化对政府采购活动全过程监管。进一步规范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提高财政评审工作质量和效益。八是规范按权责发生制列支事项,市县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结余不再按权责发生制列支,全面做好对市直预算单位部门预算资金收回工作,结合项目情况做好结转。九是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加大财政财务监督检查力度,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

责任编辑:杨春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